2018-04-13 派通科技
11月7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《電力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,這是我國“十三五”電力發展的行動綱領,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指導文件,是布局重大電力項目的重要依據。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、法改司司長梁昌新主持會議,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和電力司司長黃學農參加,并向大家介紹和解讀電力規劃。
韓水指出,“十二五”期間,全國發電裝機達到15.3億千瓦,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合計60.9萬公里,變電容量33.7億千伏安。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2010年的9.4%提高到2015年的12%,超額完成了預定目標。
未來五年電力發展的基本原則是:“統籌兼顧、協調發展,清潔低碳、綠色發展,優化布局、安全發展,智能高效、創新發展,深化改革、開放發展,保障民生、共享發展”。
韓水指出,《規劃》從供應能力、電源結構、電網發展、綜合調節能力、節能減排、民生用電保障、科技裝備發展、電力體制改革8個方面繪制了電力發展的“十三五”藍圖,“十三五”電力工業投資規模達到7.17萬億元;其中電源投資3.83萬億元,電網投資334萬億元。
供應能力方面
預期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6.8-7.2萬億千瓦時,年均增長3.6-4.8%,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億千瓦,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。城鄉電氣化水平明顯提高,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7%。
電源結構方面
到2020年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.7億千瓦左右,比2015年增加2.5億千瓦左右,占比約39%,提高4個百分點,發電量占比提高到31%;氣電裝機增加5000萬千瓦,達到1.1億千瓦以上,占比超過5%;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將達到5800萬千瓦。煤電裝機力爭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,占比降至約55%。電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。
電網發展方面
籌劃外送通道,增強資源配置能力。合理布局能源富集地區外送,建設特高壓輸電和常規輸電技術的“西電東送”輸電通道,新增規模1.3億千瓦,達到2.7億千瓦左右;優化電網結構,提高系統安全水平。
升級改造配電網,推進智能電網建設。加大城鄉電網建設改造力度,基本建成城鄉統籌、安全可靠、經濟高效、技術先進、環境友好、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配電網,適應電力系統智能化要求,全面增強電源與用戶雙向互動,支持高效智能電力系統建設。
綜合調節能力方面
加強系統調峰能力建設,提升系統靈活性,從負荷側、電源側、電網側多措并舉,充分挖掘現有系統調峰能力,加大調峰電源規劃建設力度,優化電力調度運行,大力提高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